新闻动态
沙俄史上最大败仗,伤亡50万,被列强割让“国土”,沙皇悲愤自杀_俄罗斯_奥斯曼帝国_战争
人们常常把俄罗斯人称作“战斗民族”,这更多是一种幽默的调侃,而非带有任何侮辱或讽刺的意图。这是因为俄罗斯人的性格通常比较粗犷,天生胆大且无畏,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。然而,提到“战斗民族”,其实可以看到俄罗斯在历史上常常遭到外敌的欺凌,比如在过去曾被土耳其极大地压迫,失去了大片国土,造成了超过五十万的伤亡,甚至沙皇在绝望中选择自杀。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英国和法国的暗中干预。
在当时,土耳其被称为奥斯曼帝国,因其开创者而得名,实力不可小觑。奥斯曼帝国在巅峰时期的疆域横跨亚、欧、非三大洲,同时与俄罗斯成为了邻国。邻国之间因土地和资源常常产生矛盾,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关系同样不例外。从17世纪开始,俄罗斯为了扩张到黑海和巴尔干地区,便与奥斯曼帝国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冲突。
展开剩余71%这场战争漫长而曲折,总共持续了241年之久,平均不到19年便会爆发一次大规模战斗。起初冲突主要集中在巴尔干、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地区,双方相持不下。然而,到了19世纪,战争愈演愈烈,引发了欧洲多国的干预,战事变得更加频繁,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十次重大的冲突。其中一场克里米亚战争,成为了拿破仑战争之后规模最大的国际大战,最终,俄罗斯帝国不敌奥斯曼帝国。
当时,统治俄罗斯帝国的是尼古拉一世,这位皇帝是个典型的独裁者,热衷于战争,直至他去世。克里米亚战争始于1853年,依然是为了领土的扩张,起初取得的胜利让他雄心勃勃。于是,疯狂的尼古拉一世试图将奥斯曼帝国彻底击溃,甚至企图拉拢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共同瓜分战利品。然而,他咄咄逼人的态度激起了整个欧洲列强的愤怒。
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和英国外相帕麦斯顿联手,开始孤立俄罗斯。1854年,英法联军开始介入俄土战争,并派出军队,此外,沙俄的盟友奥地利此时也背叛了他们,站到了敌对阵营。克里米亚战争由此爆发,这其中更令人吃惊的是,撒丁王国也宣布出兵,派出了一万五千人。这一切对于俄国而言犹如“墙倒众人推”,到了1855年初,俄罗斯的败局已经显而易见。
面对屈辱,尼古拉一世召见了自己的长子,深感无奈地说道:“为俄罗斯献身吧,我本想承担起最艰巨的责任,却没想到上天另有安排。”2月18日的午夜,他发布了对于欧斯克、基辅以及华沙的最后通告:“皇帝正在垂危,向大家告别。”最终他选择了自尽,把重任转交给了儿子,但新任皇帝面临的困境依旧没有改变,沙俄的处境愈加恶劣。
在这场克里米亚战争中,沙俄的死伤人数超过四十万,总数大致在五十万的规模。1856年2月25日,英、法、撒丁、奥斯曼以及推动成立协议的俄国在巴黎举行了一次会议,后来由于黑海海峡问题,又邀请了普鲁士的参与。这次会议一直持续至3月30日,于是正式签署了《巴黎和约》,其主要内容如下:承认奥斯曼为欧洲协调的一国,确保其独立与完整。将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返还给摩尔达维亚,放弃对奥斯曼境内东正教徒的保护权。此外,卡尔斯地区归还给艾斯曼,黑海区域则成为中立,禁止各国军舰通行。回顾整个协议,土耳其的地位反而显得更像后来的大清;毕竟俄罗斯所割让的“国土”其实是曾经抢来的,只不过是在继续打击其向南扩张进程的同时,英法却在奥斯曼中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,使得奥斯曼沦为列强操控的猎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